巅峰窍决:由此不能认识本觉的话,便再也没有其他办法了! 丹贝旺旭仁波切开示
开启无明蛋壳之窍诀
摘自:丹贝旺旭仁波切著作《金刚密乘大圆满—突破轮回之道》
自心自然无念而安住,并以正念护持此种状态之时。
这样,自心自然松坦地,无有任何念想而安住,这就是所谓的安住法。如华智仁波切所说:
首先自心松坦住,不散不收无分别,于此平等安住时。
又曰:
非为一切昏昧昧。
如是,于一切无念无想的状态中松坦而住,此即是安住法。这对初业行人来说非常重要。按照昂宗哲巴仁波切的惯例,通常要求在如此的状态中修习三年的安住法。虽然这并非觉性而为普基阿赖耶,但在开始阶段修习安住法是十分重要的。
将会生起中庸无记、无明昏昧之心识。于此未生起任何知此知彼之胜观时,多数上师为这种状态取名曰“无明”。
如上所述,自心自然松坦无念而安住之时会怎样呢?会生起行舍无记、无明、昏昧之心识,其为没有任何执取的、昏昏沉沉的、迷茫的状态。这种状态无法从普基阿赖耶之中摆脱出来。亚嘎(白足)尊者曰:
无有是非之无记,未现明分住单边,
迷迷茫茫此晦昧,除此错谬它不存。
如上述偈诵所言,这种状态就如同没有任何执取的假的“和尚见”一般,住于无念或迷茫的状态之中,是没有生起任何知此知彼的胜观明分的状态。在此状态中,无论怎样安住,都不可能有获得解脱的一天,这就如同沉没于深深的海沟底部的磐石一样,只要此劫不空,就永久也不会有重见天日的一天。《定解宝灯论》曰:
其次无念和尚规,无伺不动而端坐,
无有胜观清明分,如海底石平庸住。
此种状态被大多数上师命名为“无明”。
此种,无有即此即彼之明辨,不知言说的状态被称为“无记”。
如上所述,自心自然松坦而安住之时,还未获得胜观之明分,而生起的只是无明昏昧之心识。这样,没有任何即此即彼的辨识,昏昧的、无念的、迷迷茫茫的、不知如何言说的模糊的状态,有些上师为其取名为“无记”。这是在安住时没有获得明分的一种过失。如白足尊者云:
住时止分无有分别念,
如此修习并非为正行,
此时清澈明晰赤裸分,
应予护持如是平等性。
无法言说于何住,于何想的状态,被称为“中庸行舍”。如果是这样,便仅为平庸地住于普基阿赖耶之中。
如上所述,在还没有指授觉性之前,自心自然松坦,无念而安住时,便会生起一种行舍无记的空昧的心识。此时,住于何种状态之上毫无所知,心于何想也无法言说。这样的状态,有些上师称其为“中庸行舍”。如果是这样的话便是平庸地住于阿赖耶无色、空昧、无记的状态之中。阿赖耶分四类:原始阿赖耶,行意阿赖耶,习气身阿赖耶以及杂习气阿赖耶四种。
依于如此的安住法,应生起无分别本智。
如上所述,什么都不想而于行舍无记的状态之上安住,这仅仅是安住法。但是,此种状态就连本觉普贤王如来的一点边也没有贴到,此二者有如天壤之别。虽然是安住法,但它是所谓“方便”和“方便生”之中的“方便”,依于此种方便则应生起由方便而生之本智。因此,依于如此的安住法,则应该生起“无差别之胜义”或叫“无分别本智自生觉性”。这样,在三门无作而自然松坦安住之时,则应生起不可言说之本智。此时,三时之错乱分别全都于本净觉性之上自地而消散,赤裸觉分得以袒露,从而能够生起无分别本智。
因此,需要能够从以前行舍无记的状态之中脱离出来,而从此种状态中脱离出来的方法是:身体的关要,脊背伸展、挺直;目视虚空;使界觉相溶而安住。如白足尊者所言:
能障等持无记生起时,
尽量伸直脊背为身要,
提眉瞪眼至极为看势,
等持王如虚空周遍住,
无记如云自地而消散。
而若不生起自性本觉之智慧,则并非为修持之正行。
如上所述,什么都不想,昏昧而住的话,那么空明而远离中边的自性本觉之智慧,亦为空明无二之原始本智,则不会生起或无力生起。这样的修持则不是真正要修持的根本正行,而仅仅是平庸的愚修。
当游历于这种状态之中时,不仅不能对治自相续之烦恼,使其得以断除,也不能于自相续中生起任何修证之功德。而且,就连以前所拥有的功德也将不断退失,烦恼之蕴聚还会不断增长。麦彭仁波切说:
任何中庸之愚修,非为断证之因缘,
而为功德所生障,如同茶筛所留渣,
证悟退失烦恼增,尤对因果信心少。
在这种状态之上,长时间安住的话,以前自相续中所拥有的信心与净相,悲心与对因果的信解,所有的一切都将丧失。如此之昏昧——
在《普贤愿文》中有这样的说法:“无有所念昏昧昧,正为无明错乱因。”
如上所述,从普贤王如来通透之意相续之中如抽丝般提取出来的《普贤愿文》中说:
何也不念的中庸之心识,正是无明错乱之因,其为错乱分别之中庸识。
如果心能这样体验到如是何也不念、不散之昏昧之心识,则将如是能知之心识与无想而安住之心识,自然松坦而内观。
如是,没有任何思维,没有任何散乱的昏昧心识,行舍无记,阿赖耶无色,混混沌沌全然不知。当心能够体会到这种状态时,则使如是之能知、能觉、能念等等的心识,与心中何也不想而安住的心识,令其自地安住于它的本性之中,而就在自然松坦地内观之时,本觉将得以现前。
嘎尔玛朗巴尊者说:
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观。
此偈诵的意思是说:使能想、能念之心识,向它自己稍微地。内转;稍微地内回;轻微地内收,这样便能认识本觉。华智仁波切说由此不能认识的话,便再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认识了。当以自心稍许向内轻微地观于它自身的时候,会有一种远离一切散乱分别的赤裸明清,这就是觉性。
这样,远离妄想杂念之觉性,通透而无有内外,就如同清明的虚空一般。
也就是说:三门松坦而安住之时,远离所有散乱分别、所有攀缘杂念以及油然而生之分别妄念等空明的本觉,远离一切内外、上下、中边的,通透的、清明的、广大的,如同离三垢之明朗的虚空一般,这就是觉性。如《定解宝灯论》中所述:
此时直面之虚空,
观其犹如自之心;
散乱分别当下空,
应获定解当确断。
如诵所说,所谓的本净觉性,就如同无云的虚空一般,三时的一切错乱分别全都于自地而消散,这样便会明朗地袒露出清澈、明晰、赤裸之本觉。
如是之觉性也可称其为本净力断之觉性。三时所有善恶的一切分别念都如同无云之虚空一般,全都于本净觉性之上自地消散,而现前出赤裸之觉分。这样的自性本来清净为“本净”,三时的一切分别全都于本净觉性界之中被猛力彻底地直接断除,所以称之为“力断”。
虽能受与所受无二,但对自己的自性,自己已获得了决断,而从中生出除此之外无有其他之信念。因对其无法言思,故假其名或曰“离边”、或曰“离言说”、或曰“原始光明”、或曰“本觉”。
如上所述,虽然所受之境与能受之心二者无法各个区分,但于自性本觉之上,于觉性之上生起了坚定的确断,从而生起了心性空、明、无碍、清澈、明晰,此外别无其他觉性可言的坚定信念。如华智仁波切所说:
除此无他当确断。
又如晋美朗巴尊者所说:
圣贤成就者百千,
译师大德诀窍万,
以及论著千百万,
无需见后再断惑。
又如阿克仁波切罗珠多丹江措所说:
即使大德成就者千万,
获得共同辩论与商议,
除此无它彻底心确断。
以上偈诵之意即是说,于自心中获得确断非常重要!
因此,这样的空、明、无碍之觉性无法言思。“不可思议”是指从寻思分别之戏论中解脱出来,如同无云之虚空;不可言说是指远离一切语言、文字之术语而为离戏。所以假其名曰“离戏”或曰“离言说”;从来就没有离开,而本来具有的,故曰“原始光明”或“原始心平常识”;因为是自性本觉,所以也可以叫“觉性”。
就认识自性后所生起之本智,能使昏昧之黑暗得以消散,如同天亮能看见家中的一切,而对自心法性生起定解。
如上所述,如同日出以后光明黑暗会消失得无影无踪,无有内外、通透之觉性就如同清明之虚空一般,空、明、无碍,清澈而又明晰。在真正地认识了如是之自性之时,如此的觉性本智就如同旭日东升一般,其灿烂之光芒能使无明或称作行舍无记、愚痴昏昧的心识之黑暗得以清除,使其消失得无影无踪。此愚痴昏昧即为无明与轮回,而此如日明照即为觉醒与涅槃。
因此,所谓轮回与涅槃二者,佛与众生二者,解脱与错乱二者,不应从外境上予以分辨,而应从内心的觉醒与无明二者之区别上加以分辨。莲师对曼达拉娃空行母说:
如何分辨轮涅之区别,
觉与无明二者以区分。
因此,无明轮回之根基,即愚痴昏昧之黑暗得以清除的话,就如同旭日东升而能看见家中的一切一般,从阿赖耶之中得以觉醒,并使觉性现前。如《金刚经》中所说:
如人有目,日光明照见种种色。
如经所述,对自心法性获得了定解的话,除此之外,别无其他珠胜之法可得。麦彭仁波切说:
获得无作本觉的话,此即是圆满次第所有的上师。
此即“开启无明蛋壳之窍诀”。
综上所述,于什么也不想、混混沌沌以及愚痴昏昧之心识上无论怎样安住,都已进入了无明之蛋壳,而无法得到解脱。开启如是无明之蛋壳,则如旭日东升阳光普照一般,清澈、明晰、赤裸的本觉即可现前,这便是甚深之窍诀。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48aa33160102v0pc.html
转发本文是法布施,种下成佛的善因,自利利他,吉祥如意!
在人间公众号:zrjblog,专注佛法博客九年,只发收藏级精品文章!愿佛法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,众生法喜充满,离苦得乐,究竟成佛,喇嘛千诺!
更多精彩,敬请关注:
在人间微信平台(1年,9000佛友关注):
zrjblog
在人间微信号(3年,2000佛友互粉):
livictorlei
在人间新浪微博(6年,1.3万佛友关注):
http://weibo.com/03shipin2
在人间新浪博客(8年,1.7万佛友关注):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03shipin2